本网讯:7月29日下午,高等学校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理事会成立会议暨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河南省黄河科技学院隆重举行。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兼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立生,黄河科技学院执行董事、校长杨保成,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驻会副秘书长王位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全国21个省份的53所高校80余名代表参会。会议由昆明文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杨添富主持,我校张富林副校长应邀参会。
会议现场
会上,王位宣读了《高等学校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创新中心理事会成员名单》,经全体与会代表审议通过。黄河科技学院当选为理事长单位,杨保成担任第一届理事长,山东理工大学、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等40所高校当选为副理事长单位,河北传媒学院等12所高校当选为理事单位,黄河科技学院为秘书长单位。并审议通过了《高等学校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创新中心章程》。
会上,黄河科技学院教育教学中心副主任李海霞代表秘书处从创新中心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内容、保障机制四个方面汇报了《高等学校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创新中心工作方案》。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文山学院等成员单位代表进行祝贺表态发言。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杨保成教授表示,创新中心是以应用型和职业类为主体的高校基于共同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目标而自愿组建的学术合作组织,以促进高等学校在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建设领域的深度交流和广泛合作为使命,以课程体系创新为突破口,着力破解产教融合“最后一公里”难题。中心重点推进7项工作,即:共同研发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共建共享优质课程资源、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聚力塑造高水平课程品牌、全面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深化“AI+教育”融合应用、拓展多元社会服务,努力打造成为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创新的“示范标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 “实践高地”,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贡献智慧力量!
会议宣布了创新中心首批18个合作建设项目,涉及专业建设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两大类别。在专业建设方面,主要围绕专业产业需求调研、知识地图构建、能力图谱绘制等,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提供指导和支持。在课程建设方面,每个专业重点遴选建设6-8门核心课程,围绕课程开发与建设,通过课程知识建模,构建专业知识图谱,开展基于OBE理念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大纲编制,推动课程高质量建设,赋能教师专业化教学,学生个性化学习。通过共建共享机制,联合打造前瞻性、引领性、实践性标杆项目,赋能中心成员高校高质量发展。包括我校在内的13所高校代表与理事长单位黄河科技学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成为首批合作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项目单位。
王立生副会长作总结讲话。他指出,创新中心的成立是高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成果,为应用型高校和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提供示范。针对如何建设好和发展好创新中心,他提出三项核心任务:一是要求成员单位立足区域产业特色,通过构建“专业知识谱图”和“能力图谱”,深化校企协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践基地,实现人才培养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跃升。二是呼吁成员单位以中心为平台,建设集“交流、展示、研究、发展”于一体的课程创新生态,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协同发展格局。三是希望创新中心通过加快体制机制建设、强化使命担当、加强合作交流,进一步扩大创新中心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