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2025年9月24日下午,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中药药典诠译”方向团队举办了第二次学术沙龙。赵佰儒副教授做了题为《<千金翼方>中医药术语翻译的若干问题》的专题报告。
赵佰儒引用了大量的原典译文案例,多角度展开论证,剖析了典籍著作名称及各种版本术语的翻译要点;针对书卷章节目录名称,阐述了准确翻译对于理解典籍结构的重要性;对于中医病理学科和病症名称术语,探讨了如何在翻译中保留专业性与准确性;同时,还讨论了中医药典籍翻译中的概念重构问题。
赵佰儒还深入探讨了中医药术语翻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新思路。赵佰儒以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为例,指出这部著作是《备急千金要方》的补充与深化,蕴含着丰富的中医药智慧。把医药术语准确、传神地进行英译,是推动《千金方》这一中华文明瑰宝真正“走出去”,积极参与世界医学人文对话的关键一步。中医药术语翻译肩负着双重使命,既要精准传递中医药科学的内核,又要悉心呵护中华文化的灵魂。赵佰儒进一步强调,在AI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工翻译者在语境理解和文化的适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观点引发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
与会团队成员围绕中医药术语英译中的难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会人员从自己的专业背景出发,提出了诸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改进建议,为解决汉译英的翻译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学生也参与了学术沙龙。他们纷纷表示,此次沙龙相当于一场生动的课程思政示范课,使他们深刻认识到中医药术语的英译对中华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