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9月26日下午,学校在学术报告厅举办阿里地区援藏人员健康调研专题讲座。生物与医药学科团队刘彦戎副教授以“基于智能保健与中医药防治视角的阿里地区援藏人员健康调研”为题做主旨发言。文学与教育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200余名青年教师现场聆听。报告由学科办负责人主持。
刘彦戎在报告中讲到,本次调研以阿里地区86名援藏干部为研究对象,从基本信息、健康现状、中医药使用、智能保健认知、服务需求5大类20项指标入手,通过实地访谈与线上问卷结合的方式,为四大援藏干部健康相关课题提供了关键实践数据支撑。从调研结果来看,援藏干部群体呈现出鲜明的健康特征与保障需求矛盾,健康保障需求极为迫切,但当前保障体系存在中医药服务覆盖率低、用药缺乏专业指导、远程医疗与智能保健应用不足等突出问题。基于调研发现,刘彦戎提出后续需围绕“需求导向、精准适配”原则推进工作,一方面构建援藏干部健康档案,动态跟踪其健康适应期与长期保健需求;另一方面,打造轻量化中医药智能引导模块,优先覆盖睡眠改善、应急用药等高频健康需求场景,切实解决“有需求无供给、有资源不会用”的现实难题。
讲座中还强调,各学科教师要紧扣本次调研涉及的智能保健、中医药防治等领域,结合学校学科特色与个人学术优势做好定位。要以援藏人员健康保障需求为切入点,积极作为,聚焦“中药方剂智慧匹配”“健康大数据”等方向,将个人研究专长与学科发展、社会需求深度绑定。同时,要在实践中持续积累经验,培育差异化优势,避免盲目跟风研究,让科研成果既符合学校服务社会的定位,又能形成个人学术标签,切实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守护援藏人员健康、助力学科发展的实效。
此次讲座不仅为学校四大援藏人员健康相关课题研发提供了详实的实践数据支撑,避免课题“闭门造车”;通过分享的调研成果与解决方案,学校更进一步明晰了服务国家援藏工作的发力点。未来,学校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持续深化智能保健与中医药防治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为守护援藏人员生命健康、助力高原地区发展贡献高校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