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第一方向团队2025年10月9日下午在弘文楼文学与教育学院会议室举办了第三次学术沙龙。韩巧花副教授做了题为《“知其所犯,以食治之”------谈孙思邈的食疗思想》的专题报告。
孙思邈《千金方》卷二十六《食治》篇是现存最早的阐述食疗理论的篇章。“知其所犯,以食治之”这句话出自其《食治·序论第一》,意为医者首先应该洞察疾病的根源,了解疾病所侵犯的部位,然后有针对性地用食物治疗。这一中医养生理念强调食物不仅是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更是一种具有治疗功能的医学手段。
孙思邈在《序论》中阐述了食疗与药疗的顺序以及食疗疾病的总纲。提出了“食治为先,药治为后”的诊疗次序,主张医者应首先辨识病源,优先采用食物调理;若食疗无效,再考虑使用药物。因药物性多偏烈,若使用不当,就易损伤人体正气,故用药必须谨慎。药王采用层层递进的论证方式,建立起一个完整而严密的从食疗到药疗的诊疗逻辑。
药王的高明之处在于,不仅系统地构建了“以食为疗”的理论框架,更在细节中体现了超越时代的医学智慧。他所倡导的“食不欲杂”、“务令简少”的食疗原则,与现代营养学提出的均衡饮食、控制摄入量的理念高度契合。在慢性病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挑战的今天,孙思邈的食疗思想警示我们,健康管理的主战场在日常饮食与生活方式之中,每个人都应成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医学干预也应从单纯用药扩展到以营养与生活为指导的综合性治疗。
与会专家和本团队成员肯定了韩巧花的专题报告,各抒己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指出了讲读报告中存在的若干标点断句问题,辨析了因版本的差异而造成的对原典文本不同的解读结果,并在集中讨论“杂”字的不同释义的基础上,揭示了孙思邈的语言背景和语言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