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第二方向团队第三次学术沙龙

发布时间:2025-10-11来源:文学与教育学院编辑:钟亚琼浏览次数:1018

本网讯: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第二方向团队2025年10月10日下午在弘文楼文学与教育学院会议室举办了第三次学术沙龙。张瑞华副教授作了题为《对于英译〈千金翼方〉若干问题的思考》的专题报告。

针对《千金翼方》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张瑞华提出了五点思考。一是只有精确理解原著被译词的概念,才能做到精准诠译。如在英译“小儿”、“妇人”等词时,应追溯其概念的外延和时代性,避免用现代汉语的词义进行笼统的翻译。二是宜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在继承历代诠释成果的基础上,做到英译药典文本的守正创新。三是对类似“臣”之类的文化词的英译,应兼顾古今语境的文化差异。四是对类似“神农”之类的文化词的英译,可借助跨文化类比的方法,阐释其“农业与医药之神”的双重身份,帮助西方读者理解这个词的中国古代文化内涵。五是重视孙思邈“凡事有序”的哲学思想,翻译出其严谨的医学伦理与知识体系。

张瑞华进一步指出,英译药典的工作者肩负着三重使命:一是作为考据家,要具备古典文献学与中古汉语词汇史基础知识,了解原典文本所涉及的特定的历史文化与医学背景。二是作为文化阐释者,要为核心术语制定适当的翻译策略。三是作为中西文化的沟通者,只有有效传达“大医精诚”的医学伦理体系,才能实现从“翻译文字”到“诠释文化”的转变。这就要求译者既要忠于药典原著,也应潜入药王的精神世界,从而达到对现代读者进行智性启蒙的目的。

本团队成员进行了热烈讨论,认为本场学术沙龙是张瑞华对《千金翼方》英译问题进行的一次深入思考,为今后的英译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联系我们
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大学园统一西路35号
029-33813555,33814555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24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  All Rights Reservde 信息化中心  | Technical support 陕ICP备05005892号      工信部备案公众查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