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10月15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中药研究院院长、步长制药科技管理中心总经理、主任药师刘峰教授,受邀为我校中药学专业大一新生、辅导员及联合培养研究生作题为《中医药科技传承创新实践者的奋斗感悟》的专题讲座。本次活动既是“步长学者大讲堂”的重要组成,也是中药学专业导论课的核心教学环节,旨在通过专家亲身经历,引导新生树立专业志向、科学规划大学生涯,同时深化对学校创办企业——步长制药发展脉络与行业贡献的认知。
讲座由学校中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中药学专业负责人彭修娟主持,她在致辞中对刘峰教授的莅临致以热烈欢迎,着重强调本次讲座对新生深化专业认知、明确成长方向的重要指导意义,为整场活动奠定了严谨有序的基调;随后系统介绍了刘峰教授在中医药科研领域的卓越成就——带领团队成功研发30余个国家级新药,牵头完成脑心通胶囊、丹红注射液等中药大品种的技术升级与二次开发,构建形成中药大品种技术升级创新体系;累计主持国家级项目13项、省部级项目14项,发表学术论文209篇,获授权专利22件,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4项,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上述成就的取得,充分彰显了刘峰教授在中药现代化、标准化、国际化领域执着探索与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
讲座中,刘峰教授回顾了与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同龄的28年“步长岁月”,分享了从宝鸡农村少年采药初识中药,到考入陕西中医学院系统开启中药学求知之旅的成长轨迹。大学期间,编撰《陕西中药志》与新药研发的经历,不仅点燃了他的科研热情,更筑牢了理论与实践基础。2011年,已取得执业药师资格、深耕行业多年的他,仍主动攻读西安交通大学药物分析专业博士学位,始终坚守学术精进的追求。这一系列人生选择,生动诠释了“持续学习能力”与“深度学习能力”对中医药专业人才成长的重要性。
刘峰教授立足行业发展全局,系统梳理国家层面出台的系列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大政策,深入解读“十四五”规划及《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对行业发展的深远影响。他结合步长制药“脑心同治”理论纳入国家级教材,打造脑心通胶囊、稳心颗粒、丹红注射液等钻石产品群的实践案例,生动阐释了理论创新如何引领产品创新,也清晰展现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现代科技如何赋能传统中医药焕发新生机。
谈及“步长人才观”,刘峰教授强调,创造力是评价人才的核心标准。步长制药坚持“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倡导“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企业文化,致力于培养“能干、能学、能想、能写、能说”的复合型人才。他勉励在座学子,不仅要会说、会想、会学,更要会干、会写,并引用夏津县委书记的五句箴言与大家共勉——志存高远争第一、把握当下讲效率、注重实效不空谈、专业过硬有底气、团结协作共奋进。最后,他向青年学子提出殷切期望:要“心有所信,方能远行”,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要“勤奋学习,自我升华”,打牢专业根基;要“勇于实践,创新前行”,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医药振兴发展的伟大事业。
讲座结束后,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同学们围绕“中药学本科生如何参与科研实践”“步长制药未来研发方向”“传统中药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路径”等话题踊跃提问。刘峰教授结合自身经历与行业趋势,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鼓励同学们从大一开始培养科研思维,积极参与校内外实践项目,将课堂所学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
整场讲座内容丰富、情真意切,既有高屋建瓴的行业洞察,又有脚踏实地的奋斗故事,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此次“步长学者大讲堂”不仅是一次专业启蒙,更是一次精神洗礼,为中药学新生点亮了前行的灯塔,激励他们以刘峰教授为榜样,在传承创新中医药的壮丽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